展览 | “通行之道——未来城市空间的转型”国际巡回展正式开幕-凯发国际导航

展览 | “通行之道——未来城市空间的转型”国际巡回展正式开幕
发布时间:2018-04-08

一场以“通道”为主题的国际巡回展

      在城市更新中,伴随着城市变化以及城市机动性的转型,小小的通道空间特性应该如何定义?如何对它们进行创新?

      2016年,法国动态城市基金会以全世界20多个城市和地区作为样本,发起了一项名为“通道之行”的研究。今年,“通道之行”来到上海,联合同济大学团队展开调研:上海城市连通空间存在哪些问题?世界各国的城市通道设计对上海有何借鉴意义?4月3日,以“通行之道——未来城市空间的转型”为主题的国际巡回展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三楼展厅开幕,将围绕“通道——城市步行空间”这一主题,探讨“人性化的城市步行空间在城市转型当中的困境、机遇与发展”,希望引起行业各界与市民的广泛关注。

      本次展览由同济大学、上海城市规划学会、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法国动态城市基金会(ivm/vedecom)主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中法学院、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承办,上海交通工程学会,上海系统仿真学会,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土人集团协办。4月3日下午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举办了展览的开幕仪式。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伍江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教授,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伟杰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馆长杭燕宣布展览开幕。

      本次展览开幕式还邀请到了广州市国土和规划委员会副书记、副主任郭昊羽,以及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和常州、绍兴相关业务单位的领导和代表。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伍江教授认为,一个城市的温度,对于市民的吸引力,对于城市使用者的亲切感,很大程度上除了能在路上行走,能在人行道上漫步之外,还在于有多少非正式的通道能够让他们进去。巴黎有很多没有路名的通道,其中有很多小商店、小饭店和小画廊,关闭的时候是私人空间,打开就是一个公共空间。上海弄堂就是这样一种空间,它是比较封闭的私人空间,同时也是可以开放的公共空间,上海很多专家都称之为灰色空间。一个城市里,这种灰色空间的含量,以及灰色空间能够对市民开放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城市的温度。所以很多人喜欢在上海的老街区里行走。人的通行除了有目的的通行之外,还有很多目的性不强的,还有很多有目的和没目的混在一起的,如果每个人都像机器一样只是为了目的去交通,没有那种目的性不强的通行的话,这个城市也就没有了温度。

      通道(法语passages)在当今城市发展中的设计和完善,很多国家都在进行研究和实践,上海正在加入这个世界范围的城市设施建设的主题,共同探讨具有各地不同文化地理特色,又有人的共性的新型步行空间。

      上海刚完成了2035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出了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这个城市开始越来越多地从量的发展走向质的提升,这个城市越来越多地对它的细节有更多的要求,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地管理我们的城市。其实上海的很多细节本来就存在,需要我们去发现它,好好地利用它,也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市民热爱它,让更多的游客喜欢它。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教授认为,通行之道,即是物理之道也是心理之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座城市,而这座城市给我们带来最深刻的感受是我们可以用脚去度量这座城市。在城市建设中更关注人与通道之间的关系和共存方式,是每一个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从业者应有的态度和责任,也是生活、工作、旅行在城市中的人们共同的愿望。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伟杰认为,道路和街道虽然一字之差,但重点却是在关心人的空间,人与通道以及建筑之间应该有交流性。今后的出行方式不光是靠私人汽车,更多地是依赖公共交通,这就是漫行交通。漫行交通的空间里包括自行车的空间和人行的空间,我们要更加关注漫行空间和行人空间的有机结合。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馆长杭燕宣布展览开幕

      开幕式后,本次展览的中国项目负责人之一,法国动态城市基金会国际教席(中国)主席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潘海啸教授为出席开幕式的嘉宾们介绍了展览内容。

 

      据悉,此次展出将延续至5月31日,展览期间还将于4月14日至15日举办5场以交通转型、空间设计和城市治理为主题的沙龙活动。

通道!值得思考的还有很多

城市核心区人行通道被压缩

      通道衍生于行进与移动的过程,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其形态及所提供的服务功能虽各不相同,但都扮演着便捷通路、提供公共空间及城市区域分隔等角色。“今天,大城市被高速公路、铁路和封闭小区分隔,人行通道空间逐渐被压缩,甚至被城市交通运营系统所遗忘。”潘海啸说,这是全世界大城市面临的普遍现象,上海也不例外。“上海的内环线原来是划分城市核心区域的边界,当时建内环线主要考虑让汽车开得更快,如今内环线两侧的城市差别缩小,而人们穿越却变得非常困难。”行人受车流拥堵,以及高架建筑体的阻隔,如何把内环线的硬隔离软化,是提升城市品质和精细度的关键。

      在上海,轨交站点建设属于已建成状态。在轨交线路与内环道路已存在交集的地区,如何构建良好的步行空间?调研团队以宜山路轨交站点步行范围内街区作为样本进行走访调查,发现上海的轨交站点普遍存在人车矛盾重重、步行网络破碎、步行界面封闭而缺乏活力三大问题。

      在城市核心区域,人行通道被压缩的案例也不少。如陆家嘴楼宇之间连通的通道很少,连廊是“放”在城市中已有的公共交通干道上的,两幢楼虽近在咫尺,却不容易抵达。上海苏州河上有很多越河的桥梁都按照车行标准建设,行人穿越不便。“很多通道的设计都是把车行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对人行相对没那么重视。”潘海啸指出,这是上海城市通道存在的问题。


改造轨交站寻回行人通行权

      通道过渡空间始于19世纪的城市拱廊,到了20世纪,由于城市功能进一步细分及对于高速、大跨度道路的优先需求,大都市的建设需求牺牲了这些小型空间的重要特征。事实上,有效的通道包含多重特性,首先是连接性,其次是作为公共空间所具有的特定社交功能,以及不同区域间的过渡特性。“如果具备以上所有特性,作为连接城市网络一部分的通道才可以提升城市空间的便捷度。”潘海啸说。

      寻回通行权的方式有很多,轨交站点布局改造就是其中一种。针对宜山路轨交站点街区的研究,研究团队提出利用基地现有高密度、混合开发的建设条件,对现有用地做局部优化调整,梳理、整合站点周边步行网络,对步行路径分类型设计,构建多选择步行路径,提升地区整体活力。在火车站等区域,如铁路上海站南、北广场,距离很近,但沟通十分不畅。为此,团队开展了针对上海站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总体布局及配套路网的研究。“开发地下空间,在地下一层设置双重通道,可有效提高区域的通行网络系统化。”团队还提出利用地铁1号线实现东西向沟通,利用新建1号线东侧集散厅分流换乘人流,让外围环行人行主干道多种交通方式无缝换乘等,以此提高通道的通达性,通过设下沉广场及采光棚将阳光引入地下,改善人行环境。

上海火车站北广场改造效果图


步行通道改造是系统性工程

      专家指出,宽阔的机动车道割裂城市,飞速行驶的汽车将过街行人置于危险中;人行道被街边店的外摆、任意停放的自行车等占用;盲道系统设计缺乏系统性考虑,且建造不规范,使盲人群体寸步难行;过度设计的高差与台阶,让本就出行困难的老人、残疾人与负重者举步维艰……这些问题都有待改进。

      步行通道改造是系统性工程,需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等共同参与,此次展览对于上海的步行空间改造具有启发意义。据介绍,展览分四大板块,分别为“一千零一个城市障碍”“通道——不只是基础设施”“改变中的通道与交通运输”与“实践中的通道”。“一千零一个城市障碍”板块探究导致市民出行困难的原因。而具有连通性、场所性与过渡功能的“步行通道”,其意义不只是基础设施,还能推动更加丰富的城市活动与城市更新。“改变中的通道与交通运输”更具能动性与连接性,未来城市也应为行人、骑行者、轮滑者及滑板车使用者提供共享通行网络。巴塞罗那、多伦多、巴黎等城市案例,都能为上海带来启示。

 

来源: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 解放日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