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17年5月23日下午,景观学系校庆学术报告会在文远楼215报告厅顺利举行,学术报告会邀请社会各界相关人士以“多元共治”社区景观更新改造为主题,通过多维视角开展了精彩讲座与对话。
景观学系主任韩锋教授在报告之初做开幕致辞,她指出:景观是具有生命的成长性,同济风景园林的学科特点也是不断生长性和开放性。设计是复杂的社会建构过程,它不应止步于满足设计师的设计欲望,应该是更多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现代人们逐渐远离自然、吞噬自然,很难感受到自然的生命力及活力,因此人们希望下一代孩童能够重返自然、每一个家庭能够触摸到土地。社区景观的更大意义在于使人们感受自然、尊重自然,建设一个人地和谐、充满诗意的人居环境。景观设计的终极目标是尊重除了人以外的其他生命,对此不是一个学科可以完成的,应当是集合社会力量共同努力构建的目标——这就是多元共治。
韩锋教授
报告会上,复旦大学刘建军教授提出,做学问应当实现四个“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万件事、识万个人。他通过社会学提出了行动者的概念,即只有把人民变为利益相关者,然后他们才能成为积极的行动者。而什么样的空间能够呼唤行动者的回归?刘教授提出了三个共同体,邻里共同体,社群共同体和街区共同体。邻里共同体的构建在于唤醒邻里空间,社群共同体则是介于居委会和居民之间的群体,而街区共同体代表了将来上海街道发展方向。刘教授以静安区静安寺街道美丽园共建促进会的实践为例,讲述了换岗不下岗、爱心食堂、老公房安装电梯等积极的社区行动,指出社区的建设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如果社区的基础设施,医疗条件等能够得到良好的完善和维护,城市治理成本将大幅下降。
刘建军教授
杨浦区四平路街道办事处主任杜娟介绍了基于社区自治的景观空间更新。四平路街道位于杨浦区中西部,小区多为传统的老工人新村,70%以上的房子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间建造的售后公房,人口密度高。四平路街道最大的资源优势是同济大学,四平路街道可谓是同济大学的后花园。在社区微更新的实践中,四平路街道与景观学系刘悦来老师的团队合作,进行了社区花园更新改造和四平空间创生行动,如363fun园,百草园等。这些公共参与的街道改造取得了很大成效,社区在微更新中仍然保有其优雅的老式小区格调,并且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在百草园的实践中,居民自主参与松土、种植、培育养护等,享有更高的获得感。数十家媒体对这些活动进行报道,社会反映非常热烈。
杜娟主任
点赞网创始人韩立讲述了从空间众筹到社区营造的创新探索。点赞网希望以互联网为平台,将各方力量汇聚起来,推动社区的发展。政府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合理引导,转变传统的组织动员方式,通过云端资料的储存与管理,吸纳共建企业资源。韩立提出,未来互联网将更多关注凯发国际导航的线下活动,尝试一种模式让空间自造血,将周边商业吸引进来,使社区营造过程更加丰满。点赞网也会做更多的尝试,通过空间连通,将线上与线下连接起来。
韩立先生
上海陆家嘴社区基金会秘书长焦兴旭讲述了社区基金会与景观空间更新。上海陆家嘴社区基金会主要从事为社区问题及公益性活动等筹款、整合公益资源等工作。焦兴旭指出陆家嘴社区两极分化特别严重,沿江边主要是高档商业房和高档小区,但同时也存在部分以老公房为主的片区,基础设施老化,是由老年人、儿童、白领、外来务工人员等组成的高度混杂的社区群体。焦兴旭以福山路项目和“翡翠指环”项目的更新实践阐述了陆家嘴基金会所作出的社区空间更新努力,他认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政府仍是空间更新的主体,但需要不断探索民间参与的可能性。
焦兴旭秘书长
上海城市公共促进中心微更新项目负责人陈敏讲述了上海公共空间更新的实验探索,她指出微更新与社区共建的理念受到了不同领域的关注,引起更多区县、街道重视,吸引更多不同领域设计师参与,而多媒体报道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并对微更新的“微”如何界定、如何把握,如何建立微更新设计师长效参与机制,如何保障实施效果、后续维护与设计方案一致等问题展开讨论。
陈敏女士
主旨发言结束后,嘉宾们与参会老师同学进行了互动对话,共同探讨公共景观的生产与维护机制。同济大学景观学系副主任金云峰教授、吴伟教授、华东理工大学郭圣莉教授、上海市景观学会创新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徐一大、上海市规土局编审中心徐玮、解放日报记者杜晨薇、城市中国杂志社丁馨怡、景观设计学杂志张绛、浦兴路街道自治办主任代敏、四平路绿化所刘海蓉、景观学系李文敏、陈静、杨晨老师等参加了互动交流。本次报告会与互动交流,由刘悦来老师主持。
嘉宾现场互动
讲座现场
撰稿:樊艺青
摄影:刘卿云
校对:刘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