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十四五”开局之年的规划展望 | 我院城市规划系2021年校庆学术报告会成功举办-凯发国际导航

继往开来:“十四五”开局之年的规划展望 | 我院城市规划系2021年校庆学术报告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1-05-25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2021年校庆报告会于5月20日下午在文远楼106报告厅隆重召开。报告会开篇的特别环节由系主任卓健教授主持,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彭震伟教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刘颂教授先后致辞,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教授到会祝贺,共同见证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教授“cima(人类数字城市图谱)全球科学家计划”首发的重要历史时刻。大会报告上、下半场分别由程遥副系主任、陈晨副系主任主持,唐子来、孙施文、王德、戴慎志、沈清基、张尚武6位教授围绕“继往开来:十四五开局之年的规划展望”的报告会主题先后作主旨报告。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王兰教授、副院长耿慧志教授进行了精彩点评。规划系宋小冬教授、潘海啸教授、钮心毅教授、黄建中教授、黄怡教授、刘冰教授、张立副教授等30多位教师与研究生们参与了现场讨论。报告会全程通过腾讯会议和bilibili平台同步直播,线上参会人数超过4万余人次。

嘉宾致辞

在大会开幕致辞中,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彭震伟教授指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迎来了“十四五”规划的开局年。处于“三新一高”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的规划学科,应当在服务国家战略基础上,更好地构建学科目标、体系和发展策略,并促进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

01

吴志强院士:“人类数字城市图谱”全球科学家计划首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教授在本次校庆学术报告会上首次发布了“cima(人类数字城市图谱)全球科学家计划”。cima计划由世界人工智能城市规划联盟(gupail)和世界规划教育组织(wupen)联合发起,以全球13861个城市为基础进行图谱构建,并由多国院士以及专家学者组成的科学家战略委员会带领指导。本计划不以营利为目的,全流程公开透明,积极促进各方协作,坚持学术民主,提倡自主探索创新,并在组织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灵敏更新,从而迅捷应对变化,共同构建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图谱。

在吴志强院士带领下,cima计划已经完成了三项核心基础文件的制定,即《cima1.0技术标准》、《cima基金会计划》和《cima众筹共享奖励计划》。吴志强院士对在计划准备阶段做出贡献的所有人员表示感谢,并号召城市研究领域的广大有志之士共同加入这一计划,为人类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02

唐子来教授: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的发展定位和空间格局浅议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唐子来教授的报告从上海“十四五”规划的发展定位和空间格局两个方面展开。“十四五”规划对上海的定位包含两重内涵:一是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即“全国经济中心城市”),二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即在国内经济网络和国际经济网络之间发挥链接作用的“门户城市”)。当前,上海建设“门户型全球城市”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对标“中心型全球城市”,上海还存在显著差距,需要“借外力”和“练内功”。

“十四五”规划提出上海城市空间格局可以概括为“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具体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作出的“强化四个功能”的重要指示。“中心辐射”对应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和“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特别加强中央活动区和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发展;“两翼齐飞”对应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包括向外连接全球网络的“东翼”和向内辐射区域腹地的“西翼”;“新城发力”和“南北转型”对应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强调新城产业发展应当迈向更高的“价值区段”,从“一般制造”到更具辐射效应的“先进智造”,并且迈向“先进智造”功能和“科技研发”功能并重。唐子来教授特别指出,新城发力要重视“城市-人才-产业”的因果逻辑,城市吸引高端人才,高端人才吸引高端产业。

03

孙施文教授:城乡规划学科与国土空间规划

孙施文教授在报告中提出,要理解我国城乡规划的发展脉络和趋势,必须辨明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和实务工作的关联性和差异性。规划学科是依据问题疑旨、概念框架、理论和方法划分的;而规划实务工作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边界,需要通过多学科协同解决实际问题并实现责任安排。纵观国内外规划学科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各国规划学科发展与其规划实务工作演进密切相关。

国土空间规划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制定空间发展的指南和蓝图、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布局“三生空间”和管控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从城乡规划到国土空间规划有“四个未变”:国土空间规划的规划属性和特质未变;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未变;建立与目标相适应的空间秩序和功能关系的核心任务未变;以土地和空间使用为对象、以用途管制为基础的作用方式未变。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组织各类国土空间使用的能力、协调多学科知识关系的能力和实践性思维能力,城乡规划学科应当发挥“多学科协同交互的主干型学科”的作用。

最后,孙施文教授从国土空间规划内容的内在逻辑、国土空间使用及国土空间规划的知识领域、国土空间环境构成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强调用途管制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并提醒规划师在借鉴国外空间规划经验时,应特别注意中国城市与西方城市在地域空间规模尺度上存在明显差异。

04

王德教授:时空行为规划助力数字城市发展

王德教授创新提出了“时空行为规划”的概念。与传统空间规划不同,时空行为规划的对象是时间和空间,以及人在时空中的出行与活动,通过需求偏好分析、行为模拟预测和个体智慧出行方案规划等方法,实现时间、空间、行为的联动优化配置,从而使城市实现更高质量的空间利用。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间、空间、和行为的联动优化已经普遍存在,每个个体都在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惯常行为,找到与周围环境最大程度匹配的时空活动模式。城市演进的基本动力之一就在于市民对自己行为的合理化调整。时空行为规划是将这一个体自发的过程施加干预,使之更加合理、更加快速,并达到总体最优。时空行为规划从空间、时间和个体行为三个维度统筹优化城市的动态空间配置,包括空间资源规划、时间资源规划和个体行为策划三个部分。

报告结合上海翔殷路隧道交通需求管理的实例分析,说明时空行为规划如何通过时间资源调配,解决空间需求矛盾;通过行为的优化,提高时空间使用效率。即通过时间、空间、行为的联动优化配置,实现城市更高质量的运行。王德教授认为,时空行为规划拓展了规划师施展才能的空间,带动空间规划走向人本化、科学化与智能化,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将进一步扩大时空行为规划的应用场景。

05

戴慎志教授:国土空间支撑体系规划研究

戴慎志教授的报告重点探讨国土空间支撑体系的规划研究。国土空间支撑体系由安全防灾系统、交通系统、水系统、能源系统、信息通讯系统、环境卫生系统等构成。为整体支撑国土空间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规划应超越过去独立的单专业、小系统规划模式,采用统筹协调、专业互动、功能明确的大系统综合规划模式。综合防灾、综合交通、能源综合、信息通讯等都应突出“全域全要素”的规划要求,关注覆盖农业农村地区。在规划实施中,规划部门不仅要解决技术问题,还要帮助政府明确空间管控要求。如国土空间综合防灾系统规划中的灾害控制线划定,需要与相关专业部门共同商讨,划定主要灾害控制线,进而制定相应管控措施和规定。

在城乡基础设施服务品质提升、减少破坏和合理修复生态环境的整体需求背景下,戴慎志教授提出了在国土空间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实现绿色基础设施、智慧基础设施、安全基础设施、集约基础设施的要求和思考。强调国土空间安全格局具有基础性作用,需要在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中实现划定与管控;区域交通系统面临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紧约束、土地资源的紧约束,铁路、高速等区域交通体系可采用架空或分层架空方式少占农田、实现区域交通的高效利用,并倡导以交通干线为载体的区域基础设施廊道规划管控方式。  

06

沈清基教授:致广大而尽精微:规划学科“继往开来”的若干断想

“致广大而尽精微”引自《中庸》。沈清基教授认为这一理念对规划研究、规划理论、规划实践、规划学科具有重要意义。“致广大”指具有远大之志,“尽精微”指具有务实之心,二者具有双向耦合的特征。城市规划学科内涵丰富,规划对象兼具“广大性”和“精微性”的特点,而当下的规划技术可以支撑规划从“广大”“精微”两方面展开。面对当下快速发展的客观世界,规划师考虑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拓展是应有之义,有必要将“致广大而尽精微”与规划学科的“继往开来”结合思考。

“致广大”对规划学科的德性、格局、学问和使命进行了概括;“尽精微”对规划学科的态度、能力、设计、风格、境界提出了要求。沈清基教授通过案例阐释了“致广大而尽精微”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提出规划工作既要考虑城市宏观发展战略,亦要重视微观的城市设计和生态保护,才能将规划工作的“中性”本质,推向“优性”发展,进而实现规划学科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规划师需要从规划本质、人的本质及人居演变本质中抓住“本质规划”,注重在人学理论、泛规划学理论、优轨学理论等的学术支撑下,开展规划实践工作,“人”的重要性必须得到重视。

07

张尚武教授:新发展格局下上海新城规划建设思考

张尚武教授回顾了上海新城发展的历史与经验,肯定了过去20多年新城建设取得的长足发展,但在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下,仍然是上海发展的短板。上海新城发展规律的规划认识尚有不足,主要表现在目标设计不够清晰、缺乏有力的推动机制、要素支撑和规划建设过程上缺乏聚焦等方面。

从“适应发展新常态”到“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十三五”到“十四五”的重大转变,这一转变应当在新阶段上海市域空间发展格局上得到体现。在“上海2035”战略规划中,上海全球城市的功能逻辑应从核心维度(经济影响力)、支撑维度(科学影响力、文化影响力)和基础维度(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三个方面展开,进而构建“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新发展格局。其中,新城规划建设是“十四五”时期上海新空间格局建构的重点。新城不再被视为中心城区的外延板块,而更强调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内涵。“新城发力”关键在于聚焦新城目标的政策机制设计,包括:目标导向上,确立功能和空间调整清晰的目标;时间维度上,构建的从现实到目标的行动框架;空间统筹上,形成中心外围差异化的分区政策引导;推进机制上,促成各类空间政策的聚焦和协同能力;动态调整上,注重阶段性政策评估与规划弹性应对;治理模式上,探索市场活力与行政区治理体系创新。

总结发言

专家主旨演讲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王兰教授和副院长耿慧志教授作了点评发言。

王兰教授认为,本次报告会包括了政策解读、学科研究、支撑体系、前沿实践等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对未来学科发展、后疫情时代规划支撑体系乃至哲学层面的重要思考,当前城乡规划学科站在了继往开来的时间节点,面向未来,规划考虑的要素将更加复杂。

耿慧志教授指出,今年的校庆报告会具有“系统、广博、热点”三个特点,在国土空间规划转型发展背景下,传统意义的城乡规划专业仍然处于核心地位;如何抓住新的发展契机,把城乡规划专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地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在最后的闭幕总结发言中,卓健教授强调规划事业是我国一项非常伟大的事业,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制度优势。在2021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继往开来”是对规划的规划,首先要做好规划前辈思想和精神的传承,而且需要全国规划院校和规划行业同仁们的同舟共济,为我国规划学科和规划事业的未来发展共同努力。

网站地图